找到相关内容312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弥陀经》中的三条进路论“愿力”的实践与完成

    鸟。是诸众鸟,昼夜六时,出和雅音。其音演唱,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,如是等法。其土众生,闻是音已,皆悉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舍利佛,汝勿谓此鸟,实是罪报所生。所以者何?彼佛国土,无三恶道。...“一心不乱”的专一定力的完成;若能依此定力专一修行,必能离苦得乐。这一路径,是修行法门中最为便利的,其所以便利,正是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故,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莫不赞叹的。因此,《阿弥陀经》又名《称赞...

    罗卓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0862997.html
  • 西斋净土诗浅释(2)

    ,美丽的奇葩鲜花掩盖了世间群芳。成千的枝叶交错著朱红与净白,上万的花朵间杂著碧绿与鹅黄。身体无论如何的行为举动都觉得轻松舒爽,鼻端丝毫的呼吸气息都觉得无比清凉。迦陵频伽在面前跳跃鼓舞,共鸟在后方...思米溢仓。山中搜雉兔,野外牧牛羊。  夺他生报,衔怨累世偿。太平逢盗贼,离乱遇刀枪。  至于娑婆世界如果要说说它的痛苦,真叫人忍不住要涕泪流滂。佛陀的教法又有几个人能够了解,邪见横流严重转而令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063188.html
  • 王夫之辩证法体系探索(2)

    理性重注》);“万个是一个,一个是万个”(《答黄道夫》)。至此,朱子“理一份殊”思想真谛已流露无遗,也就是:一即万,万即一,二者没什么区别。如果说,老氏的一生二,以二伉一,三生万,万与三为对的思想是...一”说,王夫之直接斥“枵然自侈曰‘万法归一’,一更无归而西江吸尽矣。甚矣其愚矣”(同上);“‘万法归一’,一归何处?信万法归一,则一所归,舍万法其奚适哉?是可截然曰‘一归万法’,弗能于一之上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964011.html
  • “道”与“心”--小论庄子与禅宗的共通

    人格超越提供了积极的范例。   三、“齐死生”的洒脱与“离境无生灭”的放达  庄子的“生死观” 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,对生死问题做过最细致详尽探究的,就是庄子。他认为,死生皆为变化自然,“死生,也,...春秋冬夏四时行也。人且偃然寝于巨室,而我嗷嗷然随而哭,自以为不通乎。故止也。”(《庄子·至乐》)上述故事真伪何如,不得而知,但它确实反应出庄子及其后学的生死观,他们把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行作等同相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1464218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1)

    语,乖违?是为不两舌。  何谓不恶口?谓性柔和,无贪嗔痴;由是于他,说逊顺语。持身以礼,接人以礼,温恭退让,心常廉下,软语问讯,含笑先言。设他有情,于己无礼,常能自反,内省己愆。纵遭横逆,多能容忍...顿变。缘生唯识,乃成钜文。因更名《通释》。通释云者,贯通经论,会其旨归。剖析奥义,导引初学。使庶士无望洋惧,学徒有得要功。上篇共得十有一章。初本师释迦牟尼佛,彰圣教祖,以崇信也。次有情八苦,显世间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664965.html
  •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

    是念佛念法念僧也。初中有六,初、化他实智方便。  复次,舍利弗!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鸟,白鹤、孔雀、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鸟。  如是众鸟,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如是变化,唯佛能知故。白鹤者,喻常...则得增长寿命与财。下方即是禅波罗蜜,何以故?能正观察三恶道故,若人供养,亦得增长与财。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,何以故?上方即是无上无生故,若有供养,则得增长与财。善男子!是六方者,属众生心也。”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365301.html
  • 佛说十善业道经注

    ,即得成就十离恼法。何等为十?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,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,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,四身常无病,五寿命长远,六恒为非人所守护,七常无恶梦,寝觉快乐,八灭除怨结、众怨自解,九无恶道怖,十终生天...众生,有者,常生利益慈念心,是菩萨,尚不恶心恼诸众生,何况于他?起众生想,故以重意而行杀害。”  △二离偷盗报。  复次龙王,若离偷盗,即得十种可保信法。何等为十?一资财盈积,王贼水火及非爱子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865308.html
  • 羯磨济度禅戒相彰

    未尝不受影响,惟我国大德龙象,有以振拔! 能净德学两疏,承长老聘为去多大戒渴磨职,借以出国归期延误,方致既愧且疚!复承编辑戒录大德嘱撰文刊载,岂敢再却雅命,爱就方寸右感言,复愿尼众同袍,仰体得...羯磨济度禅戒相彰  晓云  引言  学佛行持,解惑开慧,功果圆满,道愿精勤,必赖修持净戒,禅定功深,戒规具足,律仪无缺,即为进德入道阶梯。且依净戒法,而终生不自毁破僧格,得上人智,成就佛果。月灯三...

    晓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2665392.html
  • 唐代禅宗与现代思潮

    ─。懒惰并除,诸缘不具,非净头所以事众也。禁不止,不行,非净人所以顺众也。如其众僧轻师慢法,纵性恣情,非所以报长老也。坐卧参差,去就乖角,非所以报首座也。意轻王法,不顾丛林──不顾国家──,非...非朝鲜、日本者也。顾于支那必又示别曰唐代者,则因李唐以前,才有一个、二个禅师,于佛教犹未呈现何种功效,于世道人心亦尚无何影响,故未足以云禅宗也。经五代而入于宋,佛教殆为禅宗独占,禅宗既扩成为无等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465553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丛林制度漫谈

    曰: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乌有庾廪富,与仆安哉?故始由众推既而官,而犹辞聘不赴哉!后则贵鬻豪夺,视若奇货。然苟非其人,一寺废荡,又遗党于后,至数十年蔓不可图。而往往传其冥报惨,有不忍闻者,...汉传佛教的丛林制度漫谈  一、引子  丛林是佛教特有的名词,通指禅宗的寺院,所以也把它叫做禅林。又以芳香梅檀树林比喻佛门龙象所住清净丛林,故也称之为旃檀林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三载:僧众和合居住於一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466288.html